导航
发表评论:
取消
回复

分享

取消

凛冬将至台州踏板车企业告急

牛摩测评

国四还没有到来,但台州摩托车企业的凛冬已不期而至。

11月下旬,在牛摩网对台州多家踏板车企业的走访中,减产与悲观正成为主基调。作为浙江摩托车板块的重镇,台州人凭借灵活的商业头脑、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发达的模具制造业,一度云集了数十家摩托车企业,每年贡献数百万的摩托车销量。

据消息人士介绍,台州踏板车企业的集体遇冷,也就是近两个月的事。在2018年上半年,很多企业还保持着与去年同期持平的骄人战绩,但下半年的销量却突然急转直下,进入10月和11月后,大多数企业销量都出现剧烈下滑,幅度达到60%-80%。

这一现象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得到了佐证,工厂大多开工不足,或者直接停工。包括老牌摩企永源在内的几家企业,甚至宣布彻底退出了摩托车行业。

对国四的恐慌,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地方产业政策的恶化,共同构成了台州踏板车这一次的终极考验。

虽然国三会在2019年7月1日才最终关上大门,在此之后所有的化油器车型都面临无牌可上的窘境。但由于行业长期持续走低,信心不足。工厂和零售商们都提前选择了保守策略,控制库存。2009年国二切换国三时,利用大幅提价的预期,制造一个阶段性的销量高峰的现象并没有出现。相反,处于对国四的恐惧,零售商们还在减少订货,即便工厂出政策,也很少有人接招。

“以前市场淡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割肉(出阶段性订货政策),但这次没人来吃肉,因为不知道肉里会不会有毒”。一位工厂的销售负责人,对此有着精妙的比喻。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台州踏板车一直以“80%的性能,60%的价格”的策略,和包括豪爵、本田在内的合资板块相互抗衡,还曾有过企业以0利润甚至负利润,通过玩资金链的手法来操盘。企业家底不厚,技术没有积累,抗风险能力差,这些都是台州企业共同的现状。

凛冬来前,空心的树最先倒下。台州企业的最痛苦之处,还在于未来的完全不可知。由于自有技术通过国四没有信心,很多企业都只是尝试性的上了一款国四公告。而即便强行通过国四后,台州踏板车和合资车型相比会不会具备竞争优势,仍然没有信心。

在对未来没有信心的时候,即使是两个月的剧烈下滑和亏损,也足以击垮很多企业的心理防线。

而在最需要温暖的时候,摩托车企业们这次也没有感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支持。2017年台州市GDP4388亿元,排名浙江第五,名义增速12.56%。正在谋求产业转型,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高新产业。而台州地少人多,工业用地更少,每一亩土地应该贡献多少的GDP,都被纳入了计算范围。低端的摩托车制造,已经不被地方政府待见,税收层面的优惠措施减少。这种挤出效应虽然缓慢,但却是持久的。

不破不立,向死而生!在未来一片渺茫的情况下,台州踏板车企业应该何去何从,已经成为所有人都在思索的问题。

在我们给几个企业领导人打出的电话中,他们有的在缅甸,有的在肯尼亚。虽然没有明说,但“出海”,这个痛苦而艰难的选择,已经是很多企业要走的路。

也有企业在考虑转型电动车。在摩托车剧烈下滑的背景下,年销量超过3千万台的电动车市场,摩托车企业或许还能凭借一些优势,谋得一席之地。但那毕竟又是一块相对陌生的领域,一切都要重新学习,风险依旧未知。

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家已经提前预判到了今天的局面,相应地做了一些技术储备,一些中大排量车型正在孕育之中。借助“钱江”+“贝纳利”这个产业集群,改变做法,控制规模,做到小而精,台州摩托车板块说不定会涅槃出新的景象。

最后,以一位企业领导人的话结束本篇:“我们台州人,很勤劳,又上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



编辑:咸阳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