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发表评论:
取消
回复

分享

取消

解读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市场现状

如果把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市场看做无数事件的集合,相信能够从中挖掘出数不清的故事与现象。事分三六九等,这些沉浮在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中的现象也是同理,重要的事件往往推动着行业的加速发展;细微的事件背后,同样潜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此我们将对当下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中所呈现出的重点现象进行解读,将那些大家或许不经意间忽略掉的细节碎片进行拼接,为大家还原出一个你并不了解的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全景图。

 

黄龙现象

钱江摩托 Benelli

钱江黄龙600可谓今年中国摩托车行业最具话题的大排量摩托车新品。自年初正式上市伊始,“黄龙”便深受众多摩托车爱好者的热情追捧,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多区域市场甚至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令人深感惊讶。

从“黄龙”的热销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内中高端摩托车消费市场已经逐步开始形成。对于一辆摩托车来说,市场售价在3.8万元这个价格段或许让人稍感惊讶,但对于一辆大排量摩托车来说,这个价位已经能让不少摩托车发烧友接受了。

就当前国内的消费能力来说,购买一辆价格近4万元的600排量的摩托车,相较于20多年前花费1万多元购买一辆“铃木王”,实在是轻松了许多。在很多具有远见的摩托车企业看来,中国的摩托车行业走上大排量的道路是必然的,这和国际摩托车行业发展趋势一致。但在这必然的背后,潜藏着诸多令人举棋不定的行业症结。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摩托车市场都是以小排量实用车型为主导的消费市场,固有用户群体与大排量摩托车消费目标群体具有很大差异;企业研发重心大多集中在小排量车型领域,大排量摩托车领域核心技术相对欠缺;企业缺乏大排量摩托车领域的市场营销经验与品牌号召力等。正是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众多国内摩托车企业在大排量摩托车领域的门槛外犹豫不前,而钱江却是一个例外。

当下市场“黄龙现象”的背后,我们能够从中解读出钱江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道路上的睿智、魄力与勇气。时间追溯到7年前,钱江成功收购了意大利百年摩托车制造企业——贝纳利,相信在那个时候,洞悉国内摩托车发展潮流的钱江人就已经做好了涉足大排量领域的准备。随后在2010年,国内各大摩托车论坛开始争相风传钱江将会制造自己的600mL摩托车,一时间引得众多摩友热议纷纷,网上造势已经形成。

反观之前我们所提到的诸多症结,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演变,摩托车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日渐提高,同时通过互联网的互动,一部分高收入群体作为新兴的摩托车消费群体进入到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当中。钱江通过对贝纳利的收购,占据了研发主动权,吸收并消化了一大批国际领先的摩托车通用技术,填补了大排量摩托车领域的许多技术空白,同时依托欧洲百年摩企的平台,为自己创建了具备相当高度的品牌形象。在诸多市场优势面前,黄龙600的成功已成定局。

“黄龙现象”在另一层面上,也为中国摩托车行业树立了一个借鉴学习的榜样。特立独行的自主研发、合资合作下的技术过渡并非当下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大排量领域唯二可行的道路。通过新的市场运作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品牌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并在新兴市场领域有所建树并非天方夜谭。

 

骊驰现象 豪爵铃木

严格意义上来说,豪爵铃木在2011年重庆摩展上重磅推出的骊驰GW250并不能算作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大排量摩托车。按照国际上的习惯,600mL才勉强算摸到了大排量摩托车的门槛,250mL只能归为小排量摩托车。同样,在“骊驰”上市之初,豪爵铃木也并没有将它的定位放在大排量上,但在宣传上,却特别给予了一句非常暧昧的评语:“它具有大排量摩托车的娱悦性”。反观中国摩托车市场环境,大排量摩托车就是高端产品的代名词,而且在整车技术含量、配置以及以铃木经典车型“B-King”为蓝本深化而来的造型,也着实符合了高端二字。加之长久以来国内的摩托车消费市场、制造企业,都已经习惯将150mL排量当作市场标杆,所以排量超过150mL的,且涵盖诸多高技术的骊驰GW250被视作准大排量摩托车,倒也在情理之中。

骊驰GW250在国内发售,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大排量摩托车领域的长远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引导作用。在保守的日本人看来,技术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两者都需要通过历史积累来实现成长与突破。所以豪爵铃木开始向中国高端摩托车市场试水的时候,并没有盲目导入600mL800mL甚至1000mL以上的大排量产品,而是将目标牢牢锁定在了略高于通路产品的位置上,并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

不难看出,骊驰GW250为中国大排量摩托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骊驰GW250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排量摩托车,但它的速度可以轻松突破130km/h,同时具备高技术含量的配置,使“骊驰”已经有了大排量摩托车的感觉,同时它又具备了相较大排量领域非常低的价格定位,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将“骊驰”看作是一种引导中国摩托车消费市场从平凡走向高端的过渡车型。

由骊驰GW250火爆热销所引发的“骊驰现象”,从侧面证明了国内常规摩托车消费群体开始大规模向高端大排量摩托车过渡的市场趋势,由此不难看出,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如何营造更加贴合新近群体的大排量摩托车市场氛围,将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面对的重要课题。

 

哈雷现象

哈雷,哈雷所独具文化底蕴和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国内便有车行在经营进口哈雷摩托车了。那时候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在皇城根下骑上了哈雷的事情还被当作热点新闻,被当时的《晨报》报道过。40年代,在香港便出现了哈雷俱乐部。在抗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更非常慷慨地向中国政府捐赠了1000辆军用哈雷用于抗战。80年代,在邓小平的特批下,哈雷车队访华,走访了中国许多城市。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似乎我们能寻觅到许多关于的身影,但哈雷正式进驻中国市场,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后,哈雷最终在2005年正式决定进驻中国,并选定北京的风火轮摩托车有限公司作为哈雷在中国的首家代现商。经过近7年的市场运作到目前为止,哈雷在国内拥有授权店12家,其中最新的一家为今年6月开始试营业的重庆店。据悉,哈雷重庆店在试营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首批到店的车辆便被预定一空,7月到店的第二批车辆又受到了车迷们的狂热追捧。

哈雷在中国的成功,意味着以狂野个性著称的哈雷文化,完全有能力在这片以谦和中庸的儒家思想灌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也意味着中国的摩托车消费群体,在产品文化层面上拥有足够强大的包容和接纳能力。尽管哈雷的文化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但这并不阻碍国内诸多摩托车企业,在中国大排量摩托车的发展道路上探索、挖掘属于自己的产品文化。

产品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在与众多哈雷车友的交流中,我们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倚靠在爱车身边时,所表露出的那股子极度自信,以及对于哈雷文化的狂热追捧。在他们看来,他们所购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辆大排量摩托车,他们所拥有的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地位、一种梦想,这就是中国摩托车市场所谓“哈雷现象”的最佳表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大排量摩托车领域的不断壮大,我们将会见证中国在大排量摩托车产品文化上的萌芽与壮大。

 

胜利现象

在去年10月的重庆摩展上,出现了这样一家大家眼中相对陌生的摩托车企业,这就是来自美国的胜利摩托。“Victory胜利”并非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世界级老牌摩托车企业,但它却是美国新生代豪华摩托车品牌的代表。它自诞生以来,便恪守以“科技创新,打造极致骑乘体验”的全新理念,用最具技术含量的现代化摩托车工业理念,与同样来自美国的老牌世界顶级摩托车品牌哈雷划清了界限,并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了美式重型摩托车,开创了全新的时代。

作为一家行走在行业尖端的国际级摩托车企业,为何会将目光放在中国这样一个摩托车定位于生产工具、主力消费市场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主力消费群体多为农民及中低收入群体的市场呢?国际级的企业,自然具备国际级的市场眼光,胜利在中国摩托车市场的重点推广,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前景的一种认可。

在“胜利现象”的背后,如胜利一般,以大排量摩托车为契机强势入驻中国摩托车高端市场的国际品牌还有很多,如宝马、凯旋、杜卡迪、奥古斯塔等等。它们的强势进驻,进一步助推了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大排量道路上的前行速度。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自于市场所给予的生存压力,尽管当下中国摩托车行业在高端市场上的底蕴仍旧欠缺,但在这些世界顶级摩托车品牌所带来的市场压力地助推下,通过在终端市场上与它们的交锋、学习,相信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大排量的道路上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结语

尽管上述种种现象只是当下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些许微不足道的片段,但对于众多心系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人来说,却能够解读诸多重要讯息,甚至从中拼凑整个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发展的全局规划。

在当下通路产品销售受阻的逆势下,一派热火朝天的高端大排量摩托车销售盛况,相信已经牢牢吸引住了众多国内摩托车企业的眼球。国内高端摩托车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押注大排量市场,走大排量道路已成定局。众多企业纷纷加强大排量摩托车领域的投入力度,这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大排量高端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这一必然的市场趋势,希望国内众多摩托车企业能够保持冷静,不要盲目地一拥而上,而是仔细审视自身的品牌优势,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大排量之路。

编辑:Id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