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发表评论:
取消
回复

分享

取消

“后起之秀“川崎的品牌历史

劲动力摩托车

Kawasaki川崎,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摩托车品牌了,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占据世界上摩托车品牌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日本摩托车的四大金刚之一。川崎其实在起步时期也不是专业生产摩托车的,而是世界最知名的重工企业之一,即使现在,在这个庞大“家族”的船舶、飞机、火车等重点项目中,也只能算是一个“副业”。

川崎最早是由索佐•川崎于1878年开设的一家船坞发展而来的。19世纪末就已具有一定的规模。1901年开始向铁路及土木工程领域发展。1911年,又将触角伸向海洋运输工具生产领域,最后逐渐开始飞机及摩托车生产。

相比较其他摩托车品牌,川崎的起步并不算早,并没有经历50年代日本工业的大起大落。尽管当时的税率颇高,川崎摩托车却在起步的10年内成功地将业务拓展到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并在国内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很多日本企业开始涉足交通运输行业,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解决国内人们的出行问题。早期的产品非常简单,川崎便积极总结经验,及时做出调整,产品有了稳定的品质后,才开始正式进入批量生产,并且通过参加比赛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战后,川崎集团已经具备相当丰富的飞行器制造技术、原材料及生产工具,却一直都没有成品问世。于是才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摩托车零部件供应领域,进而开始组装生产整车。但是到了1959年,川崎对这摩托车项目产生疑惑,因为产品已经有了落后其他品牌的趋势。

为树立公司形象,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前行,并凭借战前曾与几家小型摩托车企业合作积攒的经验,不久,红色车身的川崎车就开始在国内的越野赛中频频亮相,并囊括了125毫升级别前六名的所有奖项,还被赋予了“红衣坦克”的称号。之后,川崎将赛车改为淡绿色,又被称为“菜鸟”。另外,由于品牌起步要晚于其他企业,因此在经验方面还是略显不足。面对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局面,当时的燃眉之急就是要迅速打开国外市场。

如其他公司一样,川崎也是从小排量二冲程单缸车入手,生产了众多车型,这些车有旅行版和跑车版两种形式,还拓展到微型及越野车领域,车上的配置也都大致相同。如采用90毫升发动机、5挡变速器的搭配,就组装了不下14种车型,后来排量提升至100毫升,并且不断更新。这些小排量摩托车为川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越野车、赛车的制造提供了不少经验,然而却没有像当时那些主流生产商一样受到大众的关注,并且1964年在美国市场,川崎还不足以对市场上已有的日本、欧洲车产生影响。

要吸引美国人的注意就必须要有亮点才行,因此川崎又开始了和与曾经的合作伙伴“目黑”公司的合作。先是生产了一款250毫升四冲程单缸车,但排量和行驶性能都不符合美国人的喜好,之后又推出较大排量的500毫升双缸“目黑K2”,该车颇具英国摩托车的风格,但配置却完全不同。

1966年,川崎在日本本土发布了“目黑K2”的升级车型,排量提升到624升排量后,迅速风靡日本,成为同排量车型中最卖座的,同时也是日本市面上排量最大的车,极受警务人员青睐。川崎自此信心倍增,将这款车投放到了美国市场上。但是市场表现却显现了极大的反差,美国市场上竞争过于激烈,该车很快就进入了滞销状态。但是其旅行版和跑车版直到1975年还在生产。 


川崎认真研究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后,得出美国人认为车的加速性最为关键,而并不太在意续航里程、经济性及操控性的结论。而目前这款笨重的大型双缸车是无法做到的。几个月后,川崎又推出赛车版和一款攀爬车,外观采用了时尚的双排气管。1967年初,又增加了排量稍大的车型,取名为复仇者,这款车有攀爬车和街车两个版本。直到1971年,这款双缸车一直在线生产,并使川崎公司在这一级别车的生产中站稳了脚跟,下一个目标就是成为大排量车生产中真正的领军者。 

1968年,川崎推出了499毫升“H1”车型。这款二冲程3缸车型采用直列汽缸的方式,该车因与当时GP大赛中的MV阿古斯塔3缸车型的配置如出一辙而备受关注。电子点火、集成式5挡变速器、外罩管式车架,配有可伸缩套简式前叉、后悬架、鼓式制动器,再加上发动机的强劲动力给人带来充足的驾驶乐趣。

1971年,748毫升排量的“H2”性能更加突出,车辆还采用了改进后的底盘,另外公司还生产了性能一般的249毫升S1车型和346毫升S2车型,1973年后者升级为400毫升的S3车型,可无奈此时正值油价持续上涨,最终这些3缸车崇尚的性能逐渐减少,转向更加适于日常使用的路线。1976年后,就只剩250毫升和400毫升车型,已经没有第一款“H1”昔日的辉煌了。

编辑:Tammy